煤礦窄軌道岔(查看)_道岔
2022-01-30 09:18:38
鐵路道岔本身結構有可能會因為道岔在列車車輛的動力沖擊作用下發(fā)生的尺寸和結構變形;鋪設位置和各部尺寸不符合規(guī)定;養(yǎng)護維修不當與自然侵害等等。還可以分為不可避免或暫時難以避免的弱點和可以通過改造消除的缺陷兩種。隨著各種新道岔的問世,很多結構上的缺陷已逐步得到克服和解決窄軌道岔。
不管是什么產(chǎn)品,都需要我們好好的檢查,那么你知道如何檢查渡線道岔嗎?今天跟著小編一起學習下吧。如何檢查渡線道岔1、設置防護,報告考評員,上道及進行作業(yè)。校正其水平是否誤差大于±1mm,誤差大于±1mm時,作調整)。
2、目視完軌向高低后,回到檢查的一處礦用道岔。對照“道岔軌道靜態(tài)幾何尺寸容許偏差管理值”圈畫超限處所,在“道岔檢查記錄簿”、“臨修日期及內容”欄內注明臨修日期、內容和整修超限處所負責人。至此,檢查工作全部完畢,報告考評員“檢查完畢,下道撤除防護”。

3、在距渡線道岔約30~50米處左右,站立目視道岔直外股的軌向;臥式目視其高低。如發(fā)現(xiàn)軌向或高低不良時,可記錄在“軌向、高低及其他欄內”煤礦道岔。
4、渡線道岔按照先軌距、后水平的順序逐處檢查、記錄。檢查軌距時,大于1435mm為“﹢”,小于1435mm時為“﹣”;檢查水平時,直股:以外股為標準股,曲股:以外股(上股)為標準股,標準股高時為“﹢”,反之為“﹣”號。
5、檢查完軌距水平后,檢查道岔方正情況和尖軌是否相錯。檢查前端方正時,如有相錯,直基本軌向岔前相錯時記為“﹢”號,反之為“﹣”號,如相錯大于20mm,應記錄在軌向高低及其他或記事欄內。尖軌相錯大于10mm時,也應記錄在上述欄內。
大家會正確檢查渡線道岔了吧,如果還了解更多渡線道岔相關知識,可隨時咨詢我們哦。

4、“75”型及“75”型以前的各型道岔普遍使用直線型尖軌。這種尖軌轉轍角較大,車輪從基本軌過渡到尖軌時,列車急驟地改變運行方向,車輛沖擊尖軌,從而對軌道產(chǎn)生較大的縱向和橫向沖擊力。
5、右開道岔從尖軌端起到導曲線終點止,軌距、方向和高度變化迅速,軌距、水平遞減率較大,列車通過時對道岔的橫向和縱向沖擊力大于普通線路。
6、道岔從轉轍器到轍叉間,聯(lián)結零件較多,容易發(fā)生松弛失效。同時鋼軌密集、岔枕間隔窄小,給搗固帶來困難,容易造成軌道坑洼,方向不良,助長爬行,破壞軌距,加劇鋼軌及其零件的磨損。
我感覺右開道岔產(chǎn)生病害的主要原因還是我們在生活中沒有好好維護右開道岔,希望小編的這篇文章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你知道單開道岔得檢查工作都要做些什么嗎?我們都知道道岔的種類有很多,單開道岔只是其中的一種,由于單開道岔使用很多,為了保障單開道岔的安全行車,我們需要對它進性檢查,那么具體的工作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怎么檢查單開道岔1、導曲前軌距,直尖軌時:1/9道岔為1450mm:1/12道岔為1445mm;曲尖軌時,不加寬均為:1435mm。檢查地點:尖軌根跟端后3m處測量。
2、用干卷尺校驗道尺中軌距是否符合標準,誤差在1mm范圍內,校正水平,將道尺左右股調換,檢查誤差控制在1mm范圍內。
3、尖軌根側向軌距:軌距值與第四處相等。檢查地點:在第四處測量點相對應出。
4、尖軌中軌距值:60kg/m—1/12AT尖軌:1435mm;50kg/m—1/18道岔:1435mm;1/9道岔:1445mm;1/12道岔:1442mm。檢查地點:尖軌長度的1/2處測量。

隨著鐵路得不斷發(fā)展,為了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減少一些故障影響面,并場車站一般分場各自設置獨立的聯(lián)鎖系統(tǒng),由兩組行車人員各自辦理行車作業(yè)。渡線道岔兩場信號設備宜設于一個信號樓分區(qū)域布置,這有利于場間結合電路的實現(xiàn)和集中維護維修。渡線道岔使用須知
1、與行駛車輛相適應:ZDK:通過機車:M必須大于3號道岔,ZDC:通過機車:M必須大于2號道岔。R9m,182606的道岔只允許通過礦車。
2、軌距一致:如ZDK622/4/12,只用于600mm軌距
3、渡線道岔軌型相符:可相同或高一級,不能低一級。如基本軌型是22kg/m,道岔軌型選22kg/m或者30kg/m。
4、符合行駛車輛速度要求:通過礦車的道岔,其行車v1.5m/秒,可選2、3號道岔。(R小,大,行車v低)。通過機車道岔必須在4號以上,v較大。
5、和線路要求相符:要注意道岔左向、右向和線路一致性。合理選用單開和對稱道岔。渡線道岔要和軌中心距一致。
